寻梦和美乡村

岳西县马畈村:那群人 乡村人气散而复聚的力量-9游会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10 17:21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12月19日,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本报记者 李 博 摄

村以人聚,也以人兴。人气,是衡量一个乡村有没有活力的重要指标。

2023年12月中旬,记者来到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采访。采访中,马畈村人气“散而复聚”的过程让记者印象深刻。

而这背后,是马畈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始终没有丢掉干事创业的心气与斗志。

“咱们支部成员的心气不能丢”

几十年持续不衰的城镇化进程下,人口加速向城市聚集,乡村的人气不断流失。于是,“空心村”渐渐多了起来。

马畈村也没逃脱“空心”的命运,外出务工的村民一度占到全村人口的60%。“村里田地少,也没产业,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到外地打工。”今年63岁的吴烈勇告诉记者,与他同龄的村民,许多有至少20年的务工史。

这当然是很多村子的共同村情,但马畈村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山区耕地有限,海拔高、气温低等因素,又进一步拉低了亩均效益。

马畈村村民告诉记者,九十月份水稻灌浆,但这个时候山上气温下降得快,稻子灌浆不满,减产严重。有时候收割时还是青稻子,几近绝收,当地人称之为“青封”,即稻子还没黄就被封住了生长势头。

这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封”住了稻子的生长,也“封”住了当地人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的村民只能到外地寻出路。“有能力的都出去打工,谁也不愿在村里受穷。”村民彭先进说。

人可以流动,村子却搬不走。村民靠外出打工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条件,但村集体的发展却一直没有起色。当时对于马畈村怎么建设、如何发展,不仅村民不关心,连村“两委”班子也没有头绪,“没人愿意干事”。

为让马畈村重聚人心,乡里找到了吴烈勇:“你头脑灵活,见过世面,村里的工作需要你这样的人。”与其他村民不同,吴烈勇一直没离开过村子。他从年轻时就在当地跑运输,货运、客运都干过。

2001年,吴烈勇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咱们支部成员的心气不能丢。”吴烈勇召开党支部会议,首先把支部一班人的思想认识统一,大家表示,要通过解决问题来凝聚民心。

马畈村集体经济曾长期空白,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停滞多年。村里有一条连接石关乡的主干道,一直是渣土路。村里要修路,钱从哪里来?

吴烈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掏钱,并且上门做村民工作,动员大家为修路集资。为了筹钱,吴烈勇不惜奔波,跑到苏州、常州,去拜访在那里发展不错的马畈村老乡,请他们支持家乡事业。

最终,靠着四处“化缘”的5万块钱,再加上当时县扶贫办下拨的资金,马畈村修通了连接石关乡的水泥路。

相比修路,对部分村民组进行搬迁,是马畈村更为急迫的一件大事。

外人有所不知,高山上的马畈村,曾饱受水患之苦。一到夏季,这里山洪多发,破坏力惊人。2005年夏季,马畈村暴发一场山洪,突如其来的洪水不仅淹没了大片农田,还冲毁了村民的房屋。

提起当年的洪水,吴烈勇至今仍难释怀:“我当时就想,一定不能再发生山洪伤人的事了。”

动员村民搬迁比修路难多了。当时农村危房改造,可享受一定资金补贴,但建房成本的大头还得村民出。有些村民不愿意搬:“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这么折腾干啥?”

一些村干部也打起了“退堂鼓”,可吴烈勇想得更远。“要是错过了这次好政策,以后再让大家搬迁,肯定更困难。”他召开村“两委”会议,统一班子成员思想,带领大家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劝说村民把握机遇,尽早住上更安全的房子。他还与银行协商,申请村集体信用贷款,解决了部分村民建房资金问题。

就这样,马畈村原来居住较为分散的3个村民组、近80户村民,在2012年全部搬到了集中连片的新楼里。不仅如此,随着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马畈村进一步完善了村里的水、电、公厕等配套设施,村民家门口通了硬化道路,有线电视、宽带也跟着进了家里。

“要是只知道等靠要,啥事都干不成。”2021年,马畈村“两委”换届,卸任的吴烈勇还不忘叮嘱新的“两委”班子。

“难事主动上,好事主动让,才能让群众信服”

2023年12月18日,入冬后的第二场雪落在了大别山区,石关乡的气温降至零下10℃。

皑皑白雪中,马畈村村民刘三一家十多个蔬菜大棚昂首挺立。掀开门帘,一股热气伴随着浓烈的泥土味扑面而来,刘三一等十多位村民正在与乡里的农业科技特派员讨论蔬菜防寒工作。

刘三一是石关乡丰收合作社理事长,也是马畈村的蔬菜种植能手。合作社春夏两季种植茭白,秋冬时搞大棚种植,带动不少村民鼓了“钱袋子”。

水稻产量低,马畈村一直在寻找高产替代作物。2004年,村里尝试发展高山蔬菜,引进了茭白种植。世世代代都是种水稻,村民们对发展茭白种植疑虑重重:“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能成吗?”

村里找到了刘三一。“你是党员,又懂种植技术,不妨带个头,做给大家看看。”当时附近的一些村子已经在试着种茭白,刘三一决定一试。得益于高山特殊的气候条件,第一茬收上来的茭白长相好、口感佳,一送到市场就成了抢手货。

党员带头示范,效应明显,此后,村民都跟着种起了茭白。很快,茭白种植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

“党员‘一马当先’带头干,是我们推动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马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伟告诉记者,无论当年改种茭白,还是近年来村里发展民宿经济,党员都是干在前面的人。

除了“一马当先”的党员,马畈村还有其他三匹“马”:村“两委”班子“快马加鞭”争先进,团结带领群众“万马奔腾”齐奋斗,“五老”乡贤“老马识途”助治理。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推行“四马”工作法,马畈村党支部这匹“头马”必须跑在前。

通过种植茭白,村民富了起来,但马畈村集体经济仍然缺少产业支撑。近年来乡村旅游火热,带动了当地民宿的发展,马畈村就有一些村民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民宿。

“个人可以搞,咱们村集体也能干。”刘伟同村“两委”成员合计,村里有不少农房闲置,村集体可以把房子流转过来,改造成民宿,由村集体经营,既能盘活闲置农房,还能以租金、分红的形式增加村民收入。

说干就干。2022年,“一宅两院”项目在马畈村落地。当年10月,3户改造好的民宿开门迎客。“现在,‘一宅两院’民宿已经成为村里的一张名片,节假日期间一房难求。”刘伟介绍,截至目前,村里建成和在建的“一宅两院”民宿共7家,“我们的目标是30家,形成真正的乡村旅游招牌。”

改造闲置农房,在马畈村是个大工程,活谁来干、钱怎么用,村民十分关注。对此,村党支部定了一条规矩: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得参与改造工程。“难事主动上,好事主动让,才能让群众信服。”刘伟说。

产业发展起来了,乡村治理也没落下。采访中,刘伟颇为自豪地向记者提起一个细节:马畈村是当地有名的和谐乡村,近十年来没有一例集体访和越级访。谈及背后原因,刘伟坦言,村里的“老马”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当地一直有“白事”大操大办的传统,谁家要是有老人去世,家人一般会举办为期多天的丧事活动,亲属随礼金额也很高,给群众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对此,马畈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村里的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等“五老”乡贤作用,推进移风易俗。

红白理事会专门就简化“白喜事”制定村规民约,规定丧事活动不得超过3天,“白喜事”随礼不超过200元。在村规民约的引导下,村里丧事大操大办风气得到遏制,群众负担明显减轻。

“有人干事,好资源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如今的马畈村,仍然有不少村民外出务工,但与出去的人相比,进村的人更多。

马畈村所在的石关乡,是“夏天喝稀饭不淌汗”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挤满了山里的民宿。当地顺势而为,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形成了“清凉经济”模式。

不过,“清凉经济”季节性强,一到冬天,民宿就空了下来。石关乡党委书记王业节告诉记者,过去当地人把马畈村、石关村等好几个村子叫作“候鸟村”,意指游客就像候鸟一样,只在这里过夏,冬天就没人来了。“如果以前你们这个时候来采访,肯定会觉得很冷清。”王业节说。

岁暮隆冬的马畈村并不冷清。记者在村里采访时,“一宅两院”民宿管家刘文文一直在忙着对接订房的客人。“山上的滑雪场本周就开门营业了,周末有合肥的客人来滑雪,晚上住在我们这里。”

为了让冬季不空山,当地发展起了冰雪经济。大别山滑雪乐园就在马畈村旁边,建成之后,成为当地新的“流量担当”:一个雪季可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这自然也带火了村里民宿冬季的生意。

“你们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夏天能避暑,冬天能滑雪,可以说集优质旅游资源于一身。”2023年12月20日下午,一名参加完滑雪场试营业活动的武汉游客告别时,语气中满是羡慕。

从过去人口外流的“空心村”,到现在令人羡慕的“好地方”,既有时代机遇的加持,也离不开马畈村人多年的辛苦积累。

从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让乡村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2023年,我省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根据规划,每年建设200个左右的精品示范村,马畈村成功入选首批次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过去村里条件差,但这么多年村党支部一直带领大家不停干,才有了现在这么好的底子。”一位村民如是说。

“关键还是要靠人。有人干事,好资源才能转化成生产力。”总结马畈村的发展经验,王业节也认为,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

为乡村引来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才,岳西县实施的“归雁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几年,该县通过回引一批“海归”,即有商海闯荡经历的优秀人才;一批“荣归”,即光荣退役军人;一批“学归”,即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人才,充实全县村“两委”班子力量,解决了村级人才储备不足问题。

刘伟就是一名“海归”人员。2019年回村工作之前,他在苏州一家物流企业,已经是中层管理人员。2020年,马畈村“两委”换届,刘伟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两年,他和村“两委”班子不断拓展思路,通过“一宅两院”等乡村农旅项目,为马畈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到了全新的增长点。

有人干事,才能让乡村发生改变。有事可干,又让许多返乡的人看到了事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马畈村和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独特的资源优势引起了不少社会力量的注意。此前那些选择外出的马畈村民,成为最早回流的人员。

在外地打工多年的汪全来,回到村里创办了一家高山生态养鸡场,成为武汉5家高端酒店的固定供应商。

在温州经商的李叶龙,回村投资建设了村里首个高端民宿,丰富了当地民宿经济业态。

在浙江莫干山当了多年民宿管家的储超,2020年也回到村里,投身到马畈村正在火热发展的民宿事业中。

在马畈村采访期间,记者碰到了回村考察的刘娜。“我一直在做文旅方面的业务,现在村里文旅产业发展得挺好,我也打算回村搞个项目。”刘娜告诉记者,当年离开村子,是为了寻求新的出路,现在回到村子,是因为看到了更好的前景。

和美乡村,全新的希望与更多的可能,正在这里集聚。(范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