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担使命 做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追梦人”-9游会

——歙县棠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金璐

来源:黄山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4-01-02 12:19 浏览次数: 字体:【    】

我并非出生、生长在农村,之前读书工作更是不在。2021年上半年的某一天,当得知自己即将作为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成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的消息,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自己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往从没生活工作过的农村,作为“村官”,是否存在“本领恐慌”?能否“不辱使命”,顺利推进驻村各项工作?兴奋的是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何其有幸有生之年,也能去尝试挂职锻炼这种“新鲜事物”。战战兢兢却又跃跃欲试,怀揣着这样矛盾的心理,就这样踏上我三年驻村的人生旅途。到村前,有很多朋友同事得知此事,告诉我这个丝毫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愣头青”,农村工作的复杂艰辛与“农村生活法则”。时过境迁,我想一切就像是“小马过河,深浅自知”,既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捉摸不透”,但现实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被派驻的村是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这里是贾宝玉误入的“太虚幻境”,琼瑶塑造的“烟锁重楼”,乾隆笔下的“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亦是集徽州山水灵气,融中国文化精华的牌坊第一村,“忠孝节义”传统优秀文化在这里积淀传承。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文明村镇,各种荣誉更是比比皆然。从2013年首批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到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的联系点。棠樾,就像是一个自带“光环”的幸运儿,备受青睐,而我恰巧是歙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如今又是乡村振兴工作的践行者,可谓“从哪来回哪去”,与棠樾的不解情缘早在十年前便已种下。

驻村伊始,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村况,我采取“电动车 11路公交车”的混合交通,遍走全村,1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布满了我的脚印,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直接怀疑人生,对于爱出汗的我,汗水流进眼睛更是疼得睁不开眼。好在一段时间的相处,总算刷了个“脸熟”,牌坊群景区停车场的保安大叔记住了我的车牌,手一挥便同意我自由进出了;村“两委”也习惯来了一位年轻的“书记”,我们在工作中持续交流,工作外相互学习,生活中也是有说有笑;走在四千多人口的大村中,处处有了熟悉的笑脸、亲切的问候,更欣慰的是不知道从何时起,村民记住了我的姓名,一句小小的“金书记”、“金队长”,却能给我大大的感动和无限的动力。

说实话对于我来说,在这样一个先天条件优、后天基础好的村挂职锻炼,倍感荣幸之余也着实压力不小。我也曾因为村内的项目谋划东奔西走、产业发展苦思冥想、解决难题绞尽脑汁;也曾因为要准备汇报材料、工作总结、调研报告、档案资料到深更半夜,因准备高规格的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身为乡村推介官而倍感压力。有感动的瞬间、难忘的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太杂、亟待着手的事情太多,夜深人静时也会焦虑得彻夜难眠,但我想明白一件事,这既是组织的信任、自己的抉择,那便化压力为动力,化思考为行动,奋斗三载,无悔青春!

对于我们驻村干部来说,脚踏泥泞,回望行路感受很深,奔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一路风景一路尘、一程收获一程情”。脚上粘的泥土多了,离群众的心也就更近了;心中的感触深了,收获也就更多了,我还记得……

在三伏天里开展“三资”摸底,用脚步丈量着土地;伫立在绵长幽深的古巷尽头,见证岁月留下斑驳的痕迹;穿行于阡陌纵横的沃野之间,感受劳动之美、分享丰收之乐。

“驻村夜访”,宣讲党的政策,和群众拉家常,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生活,把困难群众记心上,为他们出点子、想办法,用真心换真情。

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熟悉村情、了解民意、记录民生的同时,博文所见,与日俱增,逐渐化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尴尬。

重阳敬老,情暖金秋;传递爱心,冬日送暖,一声声感谢情意浓浓,我们正用实际行动践行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诠释棠樾千百年来“慈孝”文化传承的真谛。

转眼任期即将进入尾声,在这里我参与村“两委”换届,“走街串巷”,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见证昔日坑坑洼洼、破损不堪的羊肠小道“改头换面”变成如今的致富之路;看到党群齐心协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额头的汗水、身上的尘泥;感受村里的老人领取到高龄补贴,困难群众收到企业的“爱心”,菜农果农一筐筐蔬果被抬上助销的汽车,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而如今,棠樾村“一馆两链三基地”初步成型,闲置土地复垦利用有序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更是如火如荼......这些年,我们的脸晒得更黑,穿着更加土气,但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这些年,村里有变化、村民有希望、人人有收获。这些年,驻村工作的每次“行动”,总能让群众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回想刚开始的担忧与紧张,心中想必早已有了答案。肩负使命回望来时之路,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忘初心;承载希望踏上未来之途,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乡村振兴。只有心中有为民服务的信仰,坚如磐石,脚步才能越走越稳,带领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才会越走越宽。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三年“不愿做过客,惟愿做归人”,能在农村心无杂念的工作生活,与朴实无华的农民融洽相处,携手一程,让我的内心感受到不一样的平静,带着情感干工作,真正做到身入心入,我想......定会不虚此行吧?